目的地搜索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高级 >> 正文
白学军
2023-03-03 19:05  

基本情况:

宁夏青铜峡市人 中共党员 博士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4-1988 陕西师范大学 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8-1991 北京师范大学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1-1994 北京师范大学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职务: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副秘书长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学科 带头人
天津师范大学 党委委员
天津师范大学 校务委员
天津师范大学教代会 副主席
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委员
天津师范大学职称评审委员会 委员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联谊会 会长


学术职务:

中国心理学会 2016-2017届 理事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 成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心理学组评审委员会 委员
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认知科学学会 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 副会长
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副主席
天津市心理学会 会长
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 副会长
《心理与行为研究》主编
《心理学报》编委
《心理科学》编委
《心理发展与教育》编委
《应用心理学》编委



入选人才工程:

2002年 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004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入选中国心理学会评定的心理学家
2011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3年 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
2013年 天津市“心理健康与行为调控”创新团队负责人
2013年 天津市“基础心理学”创新教学团队负责人
2016年 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研究兴趣:

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认知活动。结合汉字及汉语文本的特殊性,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借助于眼动技术探索汉语阅读的认知机制,如汉语读者在阅读中如何进行词切分?如何进行眼跳定位?当前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汉语阅读的眼跳定位,儿童眼动控制的发展,阅读障碍儿童的词切分以及阅读中的新词学习。


译著:

《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发展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心理学的邀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著作:

《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智力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实验儿童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眼动研究在中国》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实现高效率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2)
《实验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发展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科研项目:
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781)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0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项目
2012年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3年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儿童发展》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471629)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8133023)


发表论文:


2017

[1] Drieghe, D., Cui, L., Yan, G. L., Bai, X. J., Chi, H., & Liversedge, S. P. (2017). The morphosyntactic structure of compound words influences parafoveal processing in Chinese reading.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26.

2016

[1] Liversedge, S. P., Drieghe, D., Li, X., Yan, G. L., Bai, X. J., & Hyönä, J. (2016). Universality in eye movements and reading, A trilingual investigation. Cognition, 147, 1-20.
[2] Yu, L., Cutter, M., Yan, G. L., Bai, X. J., Fu, Y., Drieghe, D., & Liversedge, S. P. (2016). Word n+2 preview effects in three-character Chinese idioms and phrases. 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31(9), 1130-1149.
[3] Zang, C. L., Wang, Y. S., Bai, X. J., Yan, G. L., Drieghe, D., & Liversedge, S. P. (2016). The use of probabilistic lexicality cues for word segmentation in Chinese reading.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9, 548-560.
[4] Zang, C. L., Zhang, M. M., Bai, X. J., Yan, G. L., Paterson, K. B. & Liversedge, S. P. (2015). Effects of word frequency and visual complexity on eye movements of young and older Chinese reader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40.
[5] 白学军,刘丽,宋娟,郭志英. (2016). 特征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 (11), 1357-1369.
[6] 白学军,马谐,陶云. (2016). 中-西方音乐对情绪的诱发效应. 心理学报, (07), 757-769.
[7] 白学军,张琪涵,章鹏,周菘,刘颖,宋星,彭国慧. (2016). 基于fNIRS的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脑激活模式比较. 心理学报, (05), 495-508.
[8] 刘丽,白学军. (2016). 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 (09), 1093-1104.
[9] 王永胜,白学军,臧传丽,高晓雷,郭志英,闫国利. (2016). 副中央凹中字N+2的预视对汉语阅读眼跳目标选择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48(01), 1-11.
[10] 白学军,李卉. (2016). “现代人类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心理学的视角. 科学通报, (25), 2782-2785.
[11] 章鹏,张琪涵,彭国慧,宋星,白学军. (2016). 汉语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表征方式:来自fNIRS的证据. 心理科学, (04), 849-855.
[12] 白学军,周菘,刘颖,杨海波,王超. (2016). 中文音素言语流畅性任务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心理科学, (03), 520-526.
[13] 梁菲菲,王永胜,张慢慢,闫国利,白学军. 新词词素熟悉性影响视觉词切分线索在新词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心理科学, (02), 258-264.
[14] 白学军,贾丽萍,王敬欣. (2016). 特质焦虑个体在高难度Stroop任务下的情绪启动效应. 心理科学, (01), 8-12.
[15] 岳鹏飞,杜婉婉,白学军,许远理. (2016). 内、外部情绪标注对情绪作用的ERPs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6), 649-655.
[16] 刘旭,白学军,李馨,郝嘉佳. (2016).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全国采样调查报告.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729-734.
[17] 朱海,白学军. (2016). 不同反应重复量对反应抑制后效应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86-190.
[18] 白学军. (2016). 《林崇德教育演讲录》读后感.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140-141.
[19] 梁菲菲,王永胜,白学军. (2016).词间空格促进汉语阅读的新词学习:词素位置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探新, (05), 403-408.
[20] 刘旭,白学军,刘志军,王艳. (2016). 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03), 234-238.
[21] 陈香兰,段雅超,禹杭,白学军. 转喻影响广告注视的眼动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 (02), 16-20.

2015

[1] Liang, F. F., Blythe, H. I., Zang, C. L., Bai, X. J., Yan, G. L., & Liversedge, S. P. (2015). Positional character frequency and word spacing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novel words during Chinese children's read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27(5), 594-608.
[2] Zang, C. L., Zhang, M. M., Bai, X. J., Yan, G. L., Paterson, K. B. & Liversedge, S. P. (2015). Effects of word frequency and visual complexity on eye movements of young and older Chinese reader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40.
[3] 刘希平,陈立青,唐卫海,白学军. (2015). “学-测经验”对前摄干扰监控及行为的修正作用. 心理学报, (11), 1328-1340.
[4] 谷莉,白学军,王芹. (2015). 奖惩对行为抑制及程序阶段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 心理学报, (01), 39-49.
[5] 岳鹏飞,杜婉婉,白学军,许远理. (2015). 情绪标注对情绪的抑制发生在何时:一项ERPs研究. 心理学报, (09), 1124-1132.
[6] 白学军,王永胜,郭志英,高晓雷,闫国利. (2015). 汉语阅读中词N+2的预视对高频词N+1加工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02), 143-156.
[7] 唐卫海,谢斯,刘玉霞,白学军,刘希平. (2015).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来自跨年龄比较和繁衍情境的证据. 心理学报, (04), 503-513.
[8] 闫国利,刘妮娜,梁菲菲,刘志方,白学军. (2015). 中文读者词汇视觉信息获取速度的发展—来自消失文本的证据. 心理学报, (03), 300-318.
[9] 白学军,刘湍丽,邢敏,巩彦斌. (2015). 记忆提取的决定因素,线索负荷、编码-提取匹配和辨别. 心理科学进展, (03), 349-363.
[10] 孟红霞,白学军,闫国利,姚海娟. (2015). 词边界信息对读者阅读歧义短语时眼跳策略的影响. 心理科学, (04), 770-776.
[11] 唐卫海,安延佩,王向梅,白学军,刘希平. (2015). 集体记忆中的协作促进及其原因. 心理科学, (01), 152-159.
[12] 唐卫海,张红霞,白学军,刘希平. (2015). MPT模型在事件性前瞻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05), 1218-1222.
[13] 高晓雷,王永胜,郭志英,张慢慢,白学军. (2015). 藏-汉双语者语义与词汇表征特点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737-743.
[14] 白学军,刘颖,章鹏,张琪涵. (2015). 非情绪与情绪背景下行为抑制时外侧前额叶的功能分化:一项fNIRS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5), 606-613.
[15] 杨素,白学军. (2015). 不同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识别线索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89-295.
[16] 王芹,白学军,李士一. (2015). 情绪背景和社会预期对社会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91-197.
[17] 白学军,郭志英,王永胜,高晓雷,闫国利. (2015). 老年人与青年人阅读空格文本的注视位置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171-179.
[18] 孟红霞,白学军,闫国利. (2015). 合成词结构影响词汇识别过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探新, (02), 135-139.
[19] 白学军,李馨,闫国利. (2015). 汉语阅读眼动控制:20年研究的总结.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85-91.
[20] 白学军,徐伟. (2015). 抑制控制在成人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4), 7212-7214.
[21] 高晓雷,高蕾,白学军,王永胜. (2015). 藏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187-193.
[22] 龙细连,陈顺森,白学军. (2015). 自闭症儿童对社交面孔的加工特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3), 23-28.
[23] 龙细连,陈顺森,白学军. (2015). 自闭症儿童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视特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1), 120-124.

2014

[1] Cui, L., Drieghe, D., Bai, X. J., Yan, G. L., & Liversedge, S. P. (2014). Parafoveal preview benefit in unspaced and spaced Chinese reading.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7(11), 2172-2188.
[2] Liversedge, S. P., Zang, C. L., Zhang, M. M., Bai, X. J., Yan, G. L., & Drieghe, D. (2014). The effect of visual complexity and word frequency on eye movements during Chinese reading. Visual Cognition, 22, (3-4), 441-457.
[3] 刘丽,李运,李力红,白学军. (2014). 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 (10), 1442-1453.
[4] 谷莉,白学军,王芹. (2014). 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 心理学报, (10), 1476-1485.
[5] 迟慧,闫国利,许晓露,夏萤,崔磊,白学军. (2014). 声旁语音信息对形声字加工的影响——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 心理学报, (09), 1242-1260.
[6] 白学军,刘湍丽,沈德立. (2014). 部分线索效应的认知抑制过程:情绪Stroop任务证据. 心理学报, (02), 143-155.
[7] 孟红霞,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 (2014). 并列和偏正结构双字合成词的注视位置效应. 心理学报, (01), 36-49.
[8] 白学军,张慢慢,臧传丽,李馨,陈璐,闫国利. (2014). 词边界信息在中文词汇学习与识别中的作用:眼动研究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01), 1-8.
[9] 谷莉,白学军. (2014). 成人与幼儿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1), 101-105.
[10] 闫国利,孙莎莎,张巧明,白学军. (2014). 自然阅读与校对阅读的知觉广度研究. 心理科学, (02), 298-302.
[11] 姚海娟,白学军. (2014).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 心理科学, (02), 316-321.
[12] 闫国利,迟慧,崔磊,夏萤,许晓露,白学军. (2014). 汉字笔画像素数省略对中文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3), 521-527.
[13] 王敬欣,贾丽萍,黄培培,白学军. (2014). 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6), 1291-1295.
[14] 白学军,刘旭. (2014). 项目强度与测试顺序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心理科学, (05), 1140-1147.
[15] 孟红霞,白学军,闫国利,姚海娟. (2014). 汉字笔画数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04), 809-815.
[16] 郭志英,白学军,谷莉,王永胜,王丽红. (2014). 词切分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775-781.
[17] 白学军,林崇德. (2014).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721-726.
[18] 王丽红,白学军,闫国利. (2014). 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老化:一项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763-768.
[19] 封周奇,白学军,陈叶梓. (2014).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800-805.
[20] 杨海波,张雪健,周菘,刘颖,白学军. (2014). 语音加工的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研究进展.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566-571.
[21] 白学军,巩彦斌,胡卫平,韩琴,姚海娟. (2014). 不同科学创造力个体干扰抑制机制的比较.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51-155.
[22] 马谐,白学军. (2014). 西方音乐调式对中国大学生及儿童的情绪诱发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30-35.
[23] 闫国利,杜晨,卞迁,白学军. (2014). 名词具体性效应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探新, (03), 206-212.
[24] 白学军,巩彦斌,刘湍丽. (2014). 提取抑制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02), 124-130.
[25] 陈衍,陈新宇,田颖,白学军. (2014). 视空间工作记忆负荷对返回抑制影响的年老化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 3738-3740.
[26] 陈衍,陈新宇,白学军. (2014). 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容量的年龄差异. 中国老年学杂志, (17), 4945-4947.
[27] 白学军,王中婷,李士一,孙弘进. (2014). 真实场景中内隐的背景线索效应研究. 心理研究, (04), 16-21.
[28] 马恒芬,贾丽萍,耿峰,白学军. (2014). 不同熟练程度汉-英双语跨语言重复启动的不对称性实证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91-95.
[29] 白学军,张琪涵. (2014).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两种词汇学习策略效果的比较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2), 82-88.

2013

[1] Bai, X. J., Liang, F. F., Blythe, H. I., Zang, C. L., Yan, G. L. & Liversedge, S.P. (2013) Interword spacing effects on the acquisition of new vocabulary for read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36, 4-17.
[2] Cui, L., Bai, X. J., Yan, G. L., Hyönä, J., Wang, S. P., & Liversedge, S.P., (2013). Processing of compound word characters in reading Chinese, An Eye Movement Contingent Display Change Stud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6, 403–416.
[3] Zang, C. L., Meng, H. X., Liang, F. F., Bai, X. J., & Yan, G. L. (2013). Is there a vertical component to saccade targeting in Chinese read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36(Supplement), S78–S93.
[4] Zang, C. L., Liang, F. F., Bai, X. J., Yan, G. L., & Liversedge, S. P. (2013). Interword spacing and landing position effects during Chinese read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 39(3), 720.
[5] 白学军,岳鹏飞. (2013). 情绪标注对负性情绪的抑制:来自自主神经活动的证据. 心理学报, (07), 715-724.
[6] 闫国利,张兰兰,孙莎莎,白学军. (2013). 汉语“主观词”的表征及其加工. 心理学报, (04), 379-390.
[7] 王敬欣,贾丽萍,白学军,罗跃嘉. (2013). 返回抑制过程中情绪面孔加工优先:ERPs研究. 心理学报, (01), 1-10.
[8] 白学军,贾丽萍,王敬欣. (2013). 抑制范式下的情绪注意偏向. 心理科学进展, (05), 785-791.
[9] 马谐,白学军,陶云. (2013). 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04), 643-652.
[10] 白学军,侯友. (2013). 词汇加工初期语义属性的激活程度:来自ERP的证据. 心理科学, (02), 258-264.
[11] 胡笑羽,方平,白学军. (2013). 语义相关性对副中央凹一中央凹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02), 311-314.
[12]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 (2013).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04), 589-605.
[13] 白学军,刘旭,刘志军. (2013). 初中生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 心理科学, (06), 1413-1420.
[14] 闫国利,张巧明,张兰兰,白学军. (2013). 不同掩蔽材料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心理科学, (06), 1317-1322.
[15] 康廷虎,白学军. (2013). 靶刺激变换与情景信息属性对真实情景再认的影响. 心理科学, (03), 558-565.
[16] 王晓庄,白学军,闫国利,刘志方. (2013). 双向背景信息外部锚问题决策的眼动特征. 心理科学, (05), 1026-1030.
[17] 臧传丽,孟红霞,白学军,闫国利. (2013). 阅读过程中的注视位置效应. 心理科学, (04), 770-775.
[18] 闫国利,孙莎莎,崔磊,白学军. (2013). 汉字命名与句子阅读中的同音字密度效应. 心理科学, (04), 776-780.
[19] 闫国利,张巧明,白学军. (2013). 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121-130.
[20] 陈顺森,白学军. (2013). 自闭症幼儿对多重竞争条件下熟悉面孔的注意偏向. 心理与行为研究, (05), 640-647.
[21] 潘运,白学军. (2013). 视觉空间注意定向对中小学生数字加工距离效应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5), 582-588.
[22] 臧传丽,张慢慢,岳音其,白学军,闫国利. (2013). 副中央凹信息量对中文朗读和默读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444-450.
[23] 白学军,朱海. (2013). 不同刺激重复量对反应抑制后效应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301-304.
[24] 沈德立,马谐,刘娟,张慢慢,白学军. (2013). 大学生脑科学素养现状调查.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47-152.
[25] 白学军,刘旭,李馨,郝嘉佳,沈德立. (2013).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1-8.
[26] 马惠霞,白学军,刘璐, Greenwood, K., & Wang, B. X. (2013). 个人幸福指数-中小学生版(PWI-SC)在中国的适用性——兼与澳洲中学生比较.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522-528.
[27] 朱海,白学军,郑志龙,王毅. (2013). 未成年犯与中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355-360.
[28] 岳鹏飞,白学军. (2013). 主观报告下情绪标注对正负性情绪的作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6), 44-47.
[29] 姚海娟,白学军. (2013).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顿悟的抑制解除机制研究.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09), 15-18.
[30] 侯友,白学军. 词汇识别的双通道交互激活模型及ERP研究. (2013).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01), 99-104.
[31] 魏玲, 白学军. (2013). 语义信息对室内场景搜索中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05), 608-612.
[32] 潘运,白学军. (2013). 视觉空间注意定向对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数字加工SNARC效应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8), 165-171.
[33] 白学军,刘旭. (2013). 项目竞争强度对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11), 2481-2484.
[34] 杨海波,白学军. (2013). 平面广告中背景特征对产品注意加工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 (01), 25-28.
[35] 潘运,白学军,沈德立. (2013). 内外源性注意对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数字加工影响的眼动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03), 79-85.
[36] 白学军,马谐,陈衍,陶云. (2013).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脑科学素养现状调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2), 29-34.
[37] 杨二娟,毓青,白学军,陈英,杨卫东,陈旨娟,郭华爱. (2013). 颞叶和额叶癫痫认知功能特点的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01), 70-72.

2012

[1] Blythe, H. I., Liang, F. F., Zang, C. L., Wang, J. X., Yan, G. L., Bai, X. J., & Liversedge, S. P. (2012). Inserting spaces into Chinese text helps readers to learn newwords, An eye movement stud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67, 241-254.
[2] Cui, L., Drieghe, D., Yan, G. L., Bai, X. J., Chi H., & Liversedge, S. P. (2012). Parafoveal processing across different lexical constituents in Chinese reading.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6, 403-416.
[3] Shen, D. L., Liversedge, S. P., Tian, J., Zang, C. L., Cui, L., & Bai, X. J., et al. (2012). Eye movement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hen reading spaced and unspaced Chinese tex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18(2), 192-202.
[4] Yan, G. L., Bai, X. J., Zang, C. L., Bian, Q., Cui, L., & Qi, W., et al. (2012). Using stroke removal to investigate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during reading,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25(5), 951-979.
[5] 白学军,梁菲菲,闫国利,田瑾,臧传丽,孟红霞. (2012). 词边界信息在中文阅读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来自中文二语学习者的证据. 心理学报, (07), 853-867.
[6] 王芹,白学军,郭龙健,沈德立. (2012). 负性情绪抑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报, (05), 690-697.
[7] 臧传丽,张慢慢,郭晓峰,刘娟,闫国利,白学军. (2012). 中文词汇加工的若干效应:基于眼动研究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09), 1382-1392.
[8] 陈顺森,白学军,沈德立,张灵聪. (2012). 背景性质对7-10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搜索与加工的作用. 心理科学, (04), 778-785.
[9] 白学军,郭志英,曹玉肖,顾俊娟,闫国利,臧传丽. (2012). 词切分对印-英双语者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3), 544-549.
[10] 侯友,白学军,沈德立,七十三,李杰. (2012). 蒙语词汇识别中语音自动激活的ERP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177-182.
[11] 白学军,陈衍. (2012). 不同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时程年老化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6), 401-406.
[12] 王福兴,周宗奎,赵显,白学军,闫国利. (2012). 文字熟悉度对电影字幕偏好性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50-57.
[13] 白学军,顾俊娟,曹玉肖,郭志英,闫国利. (2012). 汉-俄双语者阅读俄语文本的空格效应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47-53.
[14] 康廷虎,白学军. (2012). 任务类型和性别属性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05), 456-462.
[15] 潘运,白学军,沈德立,赵守盈. (2012). 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对中小学生SNARC效应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06), 561-568.
[16] 岳鹏飞,李寿欣,白学军. (2012). 不同场认知方式个体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神经效能的差异: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 心理学探新, (06), 531-535.
[17] 陈衍,白学军. (2012). 内源性注意定向对老年人返回抑制的调节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17), 3742-3744.
[18] 王丽红,白学军,闫国利,吴捷. (2012). 词频和语境预测性在老年人阅读中的作用:眼动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 (16), 3503-3507.
[19] 白学军,郭志英,曹玉肖,顾俊娟,闫国利. (2012). 词切分对老年人阅读效率促进作用的眼动心理. 中国老年学杂志, (06), 1224-1226.
[20] 姚海娟,白学军. (2012). 论顿悟问题抑制解除机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06), 1-4.
[21] 宫准,白学军. (2012). 不同词切分标识方式对阅读工效的影响. 人类工效学, (02), 1-5.
[22] 侯友,白学军. (2012). 词汇识别中语音激活的时间进程及作用:来自ERP的证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01), 51-57.

2011

[1] 白学军,尹莎莎,杨海波,吕勇,胡伟,罗跃嘉. (2011).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一项ERP研究. 心理学报, (10), 1103-1113.
[2] 白学军,郭志英,顾俊娟,曹玉肖,闫国利. (2011). 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11), 1273-1282.
[3] 白学军,孟红霞,王敬欣,田静,臧传丽,闫国利. (2011). 阅读障碍儿童与其年龄和能力匹配儿童阅读空格文本的注视位置效应. 心理学报, (08), 851-862.
[4] 闫国利,王丽红,巫金根,白学军. (2011). 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知觉广度及预视效益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03), 249-263.
[5] 白学军,刘娟,臧传丽,张慢慢,郭晓峰,闫国利. (2011). 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12), 1721-1729.
[6] 陈顺森,白学军,张日昇. (2011).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 心理科学进展, (01), 60-72.
[7] 白学军,曹玉肖,顾俊娟,郭志英,闫国利. (2011). 窗口大小、呈现速度和字号对引导式文本阅读的影响. 心理科学, (02), 278-283.
[8] 贾宁,白学军,彭建国. (2011).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判断的发展. 心理科学, (02), 402-406.
[9] 白学军,张丽华,李红霞. (2011). 两种范式下有意遗忘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01), 2-6.
[10] 潘玲,白学军. (2011). 靶目标预曝光对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 心理科学, (03), 538-545.
[11] 白学军,曹玉肖,顾俊娟,郭志英,闫国利. (2011). 可预测性和空格对中文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6), 1282-1288.
[12] 卢张龙,吕勇,白学军. (2011). 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14-218.
[13] 李馨,白学军,闫国利. (2011). 词边界信息和词频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33-139.
[14] 陈顺森,白学军,沈德立,闫国利,张灵聪. (2011). 7~10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情绪面孔的觉察与加工. 心理发展与教育, (05), 449-458.
[15] 李芳,张宏,白学军. (2011). 记忆加工策略对ECM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06), 508-514.
[16] 白学军,魏玲,沈德立. (2011). 背景线索对室内场景中目标搜索的注意引导. 心理学探新, (02), 122-127.
[17] 潘运,白学军,沈德立. (2011). 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下线索提示有效性对数字距离效应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8), 167-172.
[18] 刘志方,闫国利,白学军. (2011). 消失文本词窗口条件下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眼动特征. 心理研究, (06), 26-29.
[19] 姚海娟,钟青青,白学军. (2011). 平面手机广告认知效果的眼动评价. 包装工程, (06), 1-4.

2010

[1] 崔磊,王穗苹,闫国利,白学军. (2010). 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与中央凹相互影响的眼动实验. 心理学报, (05), 547-558.
[2] 沈德立,白学军,臧传丽,闫国利,冯本才,范晓红. (2010). 词切分对初学者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02), 159-172.
[3] 闫国利,巫金根,胡晏雯,白学军. (2010). 当前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2), 1966-1976.
[4] 李馨,白学军,闫国利,臧传丽,梁菲菲. (2010). 空格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 (09), 1377-1385.
[5] 胡笑羽,白学军,闫国利. (2010). 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03), 412-419.
[6]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2010). 不同提取难度的反馈形式对测试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06), 1389-1392.
[7] 闫国利,张霞,白学军. (2010). 合理性对中文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5), 1035-1037+1041.
[8] 葛操,沈德立,白学军. (2010). 英语双写规则的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效应与年龄效应. 心理科学, (05), 1047-1050.
[9]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2010). 记忆方式选择偏向与有效记忆. 心理科学, (05), 1079-1083.
[10] 白学军,康廷虎,闫国利. (2010). 靶刺激变换对情景知觉过程中注视控制的影响. 心理科学, (04), 770-774.
[11] 王芹,白学军. (2010). 最后通牒博弈中回应者的情绪唤醒和决策行为研究. 心理科学, (04), 844-847.
[12] 潘运,白学军,沈德立. (2010). 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下SOA变化对数字距离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03), 521-525.
[13] 张丽玲,白学军,李幼穗. (2010). 学前儿童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 心理科学, (01), 12-15.
[14] 王晓庄,白学军,李新建. (2010). 派遣制员工对雇用形式的认知与其工作态度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01), 67-70.
[15] 张丽玲,白学军. (2010). 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18-222.
[16] 周铁民,沈德立,白学军. (2010). 复合刺激潜意识知觉的属性分离.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94-98.
[17] 杨海波,尹莎莎,白学军. (2010).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50-154.
[18] 闫国利,巫金根,臧传丽,白学军. (2010). 阅读知觉广度眼动研究述评. 心理学探新, (02), 23-28.
[19] 白学军,王丽红,吕勇,胡伟. (2010). 词汇的获得年龄效应,ERP研究. 心理学探新, (01), 21-26.
[20] 李芳,白学军. (2010). 情绪词编码的不同方式对ECM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04), 45-49.
[21] 杨海波,白学军. (2010). 工作记忆内容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06), 50-53.
[22] 梁菲菲,白学军. (2010). 切分空间和切分方式对中文阅读绩效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研究, (01), 21-28.
[23] 白学军,张涛,田丽娟,梁菲菲,王天林. (2010). 词切分对美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研究, (05), 25-30.
[24] 孙延林,白学军,胡军,齐芳,韩志,赵卫华. (2010). 部分信息与完整信息条件下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06), 461-464.
[25] 杨海波,王媛媛,白学军,文宇翔,陈宗阳. (2010). 情绪状态对震后PTSD儿童有意遗忘能力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600-603.
[26] 潘运,白学军,沈德立. (2010). 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下SOA变化对SNARC效应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165-170.
[27] 杨海波,王媛媛,陈宗阳,文宇翔,白学军. (2010). 震后孤儿对地震相关图片的有意遗忘效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9), 1120-1122.
[28] 周详,黄慧,白学军. (2010). 元情绪对高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及成绩的影响. 中国特殊教育, (08), 80-84.
[29] 杨海波,白学军. (2010). 学优生与学困生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77-80.
[30] 刘志军,白学军,李炳煌. (2010).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 基础教育, (06), 56-61.
[31] 张丽华,徐微,白学军. (2010). 加工负荷和加工时间对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成绩的影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43-47.
[32] 王丽红,石凤妍,吴捷,白学军. (2010). 老年人汉语阅读时知觉广度的眼动变化. 中国老年学杂志, (02), 240-243.

2009

[1] 白学军,朱昭红,沈德立,刘楠. (2009). 奖惩线索条件下内外倾个体的自主唤醒和行为反应. 心理学报, (06), 492-500.
[2] 白学军,胡笑羽,闫国利. (2009). 中文阅读的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词n的语义透明度对词n-1加工的影响. 心理学报, (05), 377-386.
[3] 王晓庄,白学军. (2009). 判断与决策中的锚定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01), 37-43.
[4] 姜媛,白学军,沈德立. (2009).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记忆的关系. 心理科学, (06), 1282-1286.
[5] 田宏杰,闫国利,白学军. (2009). 中文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通达表征. 心理科学, (06), 1302-1305.
[6] 朱昭红,白学军. (2009). 奖惩线索对停止信号任务中抑制能力和心率、皮肤电的影响. 心理科学, (04), 796-800.
[7] 熊建萍,闫国利,白学军. (2009). 不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3), 584-587.
[8] 齐冰,宋耀武,白学军. (2009). 数学优差生任务转换中的准备效应. 心理科学, (03), 623-625.
[9] 白学军,胡笑羽,闫国利. (2009). 非注视词特性对注视词加工作用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2), 308-311.
[10]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 (200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实证研究. 心理科学, (02), 258-261.
[11] 徐富明,白学军,沈德立,施建农. (2009). 对阅读理解监控及其发展的直接测量. 心理科学, (01), 10-13.
[12]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2009). 国外关于“微观”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概述. 心理科学, (01), 164-166.
[13] 张锦坤,白学军,连榕. (2009). 记忆监控的准确性与有效记忆.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84-288.
[14] 姜媛,白学军,沈德立. (2009).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生理反应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188-192.
[15] 葛操,白学军. (2009). 材料规则难度对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21-126.
[16] 李芳,朱昭红,白学军. (2009). 高兴和悲伤电影片段诱发情绪的有效性和时间进程.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32-38.
[17] 贾宁,白学军. (2009). 知觉运动学习中的背景干扰效应和元认知监测.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50-55.
[18] 姜媛,沈德立,白学军. (2009).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04), 75-80.
[19] 葛操,沈德立,白学军. (2009). 学优生与学困生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79-82.
[20] 杨海波,白学军,李怡繁. (2009). 认知负荷对网页广告加工过程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03), 230-235.
[21] 朱昭红,白学军,郝立峰,王勇慧,严芳,汪萍. (2009). d2注意力测验和DSM-IV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5), 335-339.
[22] 刘海娟,白学军. (2009).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有意遗忘效应发展的实验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11), 66-69.
[23] 文宇翔,陈宗阳,潘玲,白学军. (2009). 左、右利手个体认知控制能力的差异研究. 心理研究, (05), 26-30.
[24] 刘志军,白学军,刘旭. (2009).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行为适应不良的关系. 心理研究, (05), 65-69.
[25] 白学军,田瑾,闫国利,王天琳. (2009). 词切分对美国大学生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南开语言学刊, (01), 140-153.
[26] 白学军,田丽娟,张涛,梁菲菲,闫国利. (2009). 朗读条件下词切分方式对说明文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03), 39-44.
[27] 梁立夫,白学军,沈德立. (2009). 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03), 512-514.
[28] 白学军,梁菲菲,张涛,田丽娟,文宇翔,陈宗阳. (2009). 不同获奖等级青年教师手势语的量化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4), 48-53.
[29] 孙延林,白学军. (2009). 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行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02), 111-115.
[30]李梦丽,杨海波,白学军. (2009). 不同年级学困生与学优生数学学习内隐态度的比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42-45.

2008

[1] Bai, X. J., Yan, G. L., Liversedge, S. P., Zang, C. L., & Rayner, K. (2008). Reading spaced and unspaced Chinese text,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34, 1277-1288.
[2] 白学军,康廷虎,闫国利. (2008). 真实情景中刺激物识别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回顾. 心理科学进展, (05), 679-686.
[3] 张锦坤,白学军,杨丽娴. (2008). 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 心理科学进展, (04), 661-670.
[4] 闫国利,伏干,白学军. (2008). 不同难度阅读材料对阅读知觉广度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6), 1287-1290.
[5] 姜媛,白学军,沈德立. (2008).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 心理科学, (06), 1308-1312.
[6] 白学军,刘丽萍,闫国利. (2008). 阅读句子过程中词跳读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5), 1045-1048.
[7] 李美华,白学军. (2008). 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执行功能发展. 心理科学, (04), 866-870.
[8] 张丽华,胡领红,白学军. (2008). 创造性思维与分心抑制能力关系的汉字负启动效应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03), 638-641.
[9] 白学军,杨海波,沈德立. (2008). 知觉负载和线索位置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心理科学, (02), 258-265.
[10] 柯学,白学军,隋南. (2008). 视知觉无意识对局部形状和颜色特征加工的注意调节. 心理科学, (02), 336-339.
[11] 贾宁,白学军,臧传丽,阎国利. (2008). 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01), 93-96.
[12] 刘志军,白学军. (2008). 不同生活取向学生的应对策略与自我概念.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75-279.
[13] 吴键,白学军. (2008). 《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及应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12-216.
[14] 陈衍,白学军. (2008). 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缺陷的脑科学研究及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44-149.
[15] 白学军,李馨,闫国利. (2008). 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汉语和英语材料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6-10.
[16] 胡笑羽,白学军. (2008). 双语控制的神经基础及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70-74.
[17] 白学军,宫准,杨海波,田瑾. (2008). 位置和内容对网页广告效果影响的眼动评估. 应用心理学, (03), 208-212.
[18] 闫国利,姜茜,李兴珊,白学军. (2008). 消失文本条件下词的预测性效应的眼动研究. 应用心理学, (04), 306-310.
[19] 钞秋玲,沈德立,白学军. (2008). 儿童青少年返回抑制发展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23-28.
[20] 闫国利,熊建萍,白学军. (2008). 小学五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72-77.
[21] 刘志军,白学军,陈会昌. (2008). 初中生人格型乐观、应对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学探新, (02), 49-52.
[22] 姚海娟,白学军,沈德立. (2008). 认知灵活性和顿悟表征转换,练习类型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04), 22-26.
[23] 杨海波,李梦丽,白学军. (2008). 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特点. 心理学探新, (01), 59-62.
[24] 闫国利,张兰兰,郎瑞,白学军. (2008). 大学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心理研究, (02), 80-85.
[25] 卢张龙,白学军,闫国利. (2008). 汉语词汇识别中词频和可预测性交互作用的眼动研究. 心理研究, (04), 29-33.
[26] 李芳,白学军,康廷虎. (2008).《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76-80.
[27]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 (2008).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5), 71-75.
[28] 孙延林,白学军. (2008). 运动情境中运动员预期反应的认知加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06), 465-468.
[29] 康廷虎,白学军. (2008). 真实情景知觉中注视控制的研究进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107-111.
[30] 白学军,王丽红,李馨, Marta Fulop. (2008). 当代大学生竞争情绪体验特点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02), 107-111.
[31] 白学军,刘海健. (2008). 中学生及其家长内隐智力观的发展研究.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01), 62-68.

2007

[1] 贾宁,白学军. (2007). 学习判断的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03), 429-435.
[2] 白学军,臧传丽,王丽红. (2007). 推理与工作记忆. 心理科学进展, (01), 16-21.
[3] 李芳,白学军,沈德立. (2007). 高频靶词情绪启动的反转效应. 心理科学, (06), 1287-1289.
[4] 葛操,白学军,沈德立. (2007). 注意负荷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 (05), 1029-1032.
[5] 马惠霞,白学军,沈德立. (2007). 论心理测验项目编写的科学性. 心理科学, (05), 1110-1112.
[6] 钞秋玲,沈德立,白学军. (2007). 儿童返回抑制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 (03), 621-623.
[7] 吴键,石凤妍,臧传丽,Marta Fulop,白学军. (2007). 当代大学生对竞争认识的调查研究. 心理科学, (02), 293-296.
[8] 张丽华,王丹,白学军. (2007).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心理科学, (02), 492-494.
[9] 齐冰,白学军,沈德立. (2007). 材料类型和任务可预测性在任务转换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 (01), 41-44.
[10] 康廷虎,白学军. (2007).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归因风格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72-276.
[11] 鲁倩,马惠霞,白学军. (2007).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区分效度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88-293.
[12] 李美华,沈德立,白学军. (2007). 不同年级学生抑制控制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188-193.
[13] 齐冰,沈德立,白学军,马静. (2007). 中小学生注意转换能力的发展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04-210.
[14] 闫国利,白学军. (2007).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29-234.
[15] 白学军,刘海健,胡笑羽. (2007). 中学师生内隐智力观的发展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81-85.
[16] 张丽华,白学军,张秀红. (2007). 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低大学生特性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12-115.
[17] 葛操,白学军. (2007). 训练方法对不同创造力水平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13-17.
[18] 臧传丽,白学军,闫国利,王正光. (2007). 动态文本最优化呈现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53-59.
[19] 熊建萍,闫国利,白学军. (2007). 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60-64.
[20] 康廷虎,白学军,闫国利. (2007). 代言人信息和功能介绍方式对广告认知加工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02), 154-159.
[21] 齐冰,白学军,沈德立. (2007). 初中数学优差生注意转换中的线索和准备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23-28.
[22]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 (200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107-111.
[23] 李美华,白学军,闫国利. (2007). 执行功能水平高与低的大学生心理旋转眼动实验. 心理学探新, (03), 55-60.
[24] 闫国利,王文静,白学军. (2007). 消失文本条件下认知控制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37-41.
[25] 韩宗义,吕勇,白学军. (2007). 句法加工的ERP研究综述. 心理学探新, (02), 50-53.
[26] 胡笑羽,刘海健,刘丽萍,臧传丽,白学军. (2007). E-Z阅读者模型的新进展. 心理学探新, (01), 24-29.
[27] 齐冰,白学军. (2007). 学业领域中内隐智力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04), 66-68.
[28] 李丹丹,白学军. (2007). 国外元理解研究综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3), 85-89.
[29] 钞秋玲,白学军,沈德立,徐富明. (2007). 不同的注意移动方式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4), 363-365.
[30] 李美华,沈德立,白学军. (2007). 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灵活性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08), 80-86.
[31] 姜媛,白学军,沈德立. (2007). 情绪认知评价的若干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130-135.
[32] 张丽华,胡领红,白学军. (2007). 创造性思维水平不同的大学生的位置抑制能力实验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41-44.
[33] 李美华,沈德立,白学军. (2007). 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认知灵活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2), 191-193.
[34] 齐冰,白学军,宋耀武. (2007). 眼跳任务转换中的反应系统可塑性.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01), 67-70.
[35] 徐富明,白学军,沈德立. (2007). 融入式元理解教学干预促进大学生阅读理解和学科学习的效果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01), 52-56.

2006

[1] Yan, G. L., Tian, H., Bai, X. J., & Rayner, K. (2006). The effect of word and character frequency on the eye movements of Chinese reader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7(2), 259.
[2] 张兴利,白学军,阎国利. (2006).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在代词解决中的作用及时间进程. 心理科学, (05), 1149-1152.
[3] 张丽华,白学军. (2006). 负启动效应的抗抑制理论及其新进展. 心理科学, (04), 998-1002.
[4] 李美华,白学军,沈德立. (2006). 不同年级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水平研究. 心理科学, (03), 609-613.
[5] 周详,白学军. (2006). 抑制性控制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心理科学, (03), 690-694.
[6] 吴国来,沈德立,白学军,沃建中. (2006). 大中小学生内隐序列学习的发展性研究. 心理科学, (02), 267-270.
[7] 沈德立,白学军. (2006).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 (01), 2-6.
[8] 梁福成,王雪艳,李勇,白学军. (2006). 科学杂志目录中图文版式的效果研究. 心理科学, (01), 41-43.
[9]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 (200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信效度再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41-245.
[10] 宋芳,张丽华,白学军. (2006).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64-269.
[11] 白学军. (2006). 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318.
[12] 马惠霞,白学军. (200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168-171.
[13] 白学军,张钰,姚海娟,臧传丽. (2006). 平面香水广告版面设计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172-176.
[14] 齐冰,白学军,沈德立. (2006). 任务转换中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18-21.
[15] 贾宁,白学军,沈德立. (2006). 学习判断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 (03), 103-109.
[16] 白学军,刘海娟,沈德立. (2006). 优生和差生FOK判断发展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18-22.
[17] 吴国来,沃建中,白学军,沈德立. (2006). 不同认知风格11岁儿童内隐序列学习的差异.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39-42.
[18] 李美华,沈德立,白学军. (2006). 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抑制控制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06), 85-90.
[19] 杨海波,白学军,沈德立. (2006). 模拟员工招聘过程中的有意遗忘效应. 应用心理学, (01), 30-35.
[20] 徐富明,沈德立,白学军. (2006). 大学生的阅读理解监控,阅读理解成绩及其相关因素. 心理学探新, (04), 54-58.
[21] 张锦坤,白学军. (2006). “半投射”和“客观性”:动机测验的两种新形式. 心理学探新, (04), 83-87.
[22] 王文静,闫国利,白学军. (2006). 汉语阅读中先行词词频对代词加工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探新, (03), 30-34.
[23] 李芳,白学军. (2006). 高中生考试焦虑、自尊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04), 47-51.
[24] 姜媛,沈德立,白学军. (2006). 情绪的双重记忆模型与情绪的认知调节.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6), 102-106.
[25] 张丽华,白学军. (2006). 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 教育科学, (05), 86-89.
[26] 李美华,沈德立,白学军. (2006).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认知灵活性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 308-309.
[27] 白学军,臧传丽. (2006). 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类型及成因研究进展.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01), 55-58.
[28] 白学军,臧传丽. (2006). 发展性计算障碍研究及数学教育对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01), 45-49.

2005

[1] 白学军,杨海波,沈德立. (2005). 不同程度隐私信息有意遗忘效应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06), 23-27.
[2] 沈德立,白学军,张兴利. (2005).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过程的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 (02), 258-263.
[3] 李美华,白学军. (2005). 不同认知灵活性大学生工作记忆和科技文阅读成绩的比较. 心理科学, (02), 329-331.
[4] 王雪艳,白学军,梁福成. (2005). 科普杂志目录编排效果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49-52.
[5] 白学军,周源源. (2005). 语境因素对阅读时眼动控制的影响:来自汉语句子语境的证据.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165-168.
[6] 史瑞萍,白学军,李莉. (2005). 语境和动词信息对主题角色指派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205-209.
[7] 韩宗义,白学军. (2005). 小学生系列回忆中移动和重复错误特征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81-285.
[8] 李美华,白学军. (2005). 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探新, (02), 35-38.
[9] 白学军,张兴利,阎国利. (2005).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在代词解决中的时间进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探新, (03), 19-23.
[10] 周源源,白学军. (2005). 论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78-80.

2004

[1]柯学,白学军,隋南. (2004).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中的形状优势效应. 心理科学, (02), 321-324.
[2]闫国利,白学军. (2004). 广告心理学中的眼动研究和发展趋势. 心理科学, (02), 459-461.
[3]白学军,张兴利,史瑞萍. (2004). 工作记忆、表达方式和同质性对线性三段论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519-523.
[4]阎国利,田宏杰,白学军. (2004). 工作记忆与汉语歧义句加工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524-528.
[5]张兴利,白学军,阎国利. (2004).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过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539-544.
[6]王蓉,阎国利,白学军. (2004). 文章标记对阅读信息保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3), 549-554.
[7]韩宗义,白学军,沈德立. (2004). 中学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4), 37-42.
[8]白学军,杨海波,沈德立. (2004). 材料性质对有意遗忘影响的实验研究. 应用心理学, (04), 8-12.
[9]林崇德,白学军,李庆安. (2004). 关于智力研究的新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25-32.
[10]白学军,周源源,李莉. (2004). 训练和文章标记对文章内容保持影响的实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6), 68-71.

2003

[1] 白学军,张兴利. (2003). 语篇理解时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心理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 (06), 1004-1007.
[2] 宋耀武,白学军. (2003). 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 (04), 727-728.
[3] 宋耀武,白学军,陶云. (2003). 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生有意遗忘过程的实验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37-142.
[4] 闫国利,白学军,陈向阳. (2003). 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156-160.
[5] 白学军,咸桂彩. (2003). 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1), 57-61.
[6] 吴国来,沈德立,白学军. (2003). 内隐序列学习表征方式的实验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288-292.
[7] 白学军,张兴利. (2003). 当前阅读眼动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心理与行为研究, (04), 302-306.
[8] 罗兰兰,张建宁,白学军,李牧. (2003). 颅脑创伤患者记忆障碍比较研究.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04), 222-224.
[9] 吴国来,白学军,沈德立. (2003).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04), 16-20.

2002

[1] 柯学,白学军,隋南. (2002). 数字概念的视知觉无意识语义启动效应. 心理学报, (04), 357-361.
[2] 韩凯,施晓斌,白学军. (2002). 再认条件下元监测判断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报, (03), 259-263.
[3] 王敬欣,白学军. (2002). 分心抑制的年龄差异. 心理科学进展, (02), 162-167.
[4] 宋耀武,白学军. (2002). 小学生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 (02), 184-186.
[5] 韩宗义,沈德立,白学军. (2002). 个体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03), 265-269.
[6] 韩宗义,白学军,沈德立. (2002). 小学优生与差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探新, (03), 28-32.
[7] 白学军. (2002).《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评介.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05), 95-96.

2001

[1] 柯学,白学军,隋南. (2001).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 (03), 276-279.
[2] 沈德立,宋耀武,白学军. (2001). 小学学习成绩优生与差生有意遗忘中抑制能力的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4), 1-5.
[3] 阎国利,白学军. (2001). 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25-28.
[4] 白学军. 简讯. (2001). 心理学探新, (01), 37.
[5] 于秀媛,田晓秋,刘若梅,吕勇,白学军. (2001). 七巧板训练与小学低年级学生操作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探新, (02), 43-47.
[6] 罗兰兰,张建宁,白学军,杨树源. (2001). 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注意障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5), 326-328.
[7] 罗兰兰,张建宁,白学军,张赛. (2001). 42例恢复期脑外伤患者的记忆障碍. 中华创伤杂志, (09), 44-45.
[8] 吕勇,白学军,庄素芳,杜辉. (2001). 小学生双耳分听双字词的实验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2), 71-74.

2000

[1] 白学军. (2000). 中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测验的研究. 心理学探新, (03), 25-29.
[2] 阎国利,白学军. (2000) 中文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动态, (03), 19-22.


教学获奖:

天津市首届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天津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天津市优秀教师 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
天津市“十一五”立功奖章
天津市劳动模范 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

“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5,2007,2009)
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员(2007)
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
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4, 2015)
天津市“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成员(2014)


科研获奖:

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第四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
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
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
天津市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4)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15)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