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部党委书记、部长白学军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民众心理与社会心态服务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在社会心态领域取得最新进展。课题组完成的论文“The Impacts of a COVID-19 Epidemic Focus and General Belief in aJust World on Individual Emotions”被国际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知名期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于8月20日在线发表。文章由第一作者心理学部王锦博士、通讯作者白学军教授共同完成。

当前国际上对于个体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社会灾难性事件,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能否保护个体情绪,存在着争议。通过两项线上实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实验1(N= 92)通过操纵“疫情关注”为疫情关注组和非疫情关注组,揭示了疫情关注与个体情绪的显著因果关系。实验2(N= 200)通过“新闻材料启动范式”,同时操纵“疫情关注”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探讨两者对于个体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疫情信息性质如何,只要个体对疫情越关注,其消极情绪就越高,积极情绪就越低。但是,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能够降低由疫情关注导致的消极情绪,也能提高被疫情关注破坏的积极情绪。因此,本研究拓展了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对个体情绪的影响范围:在面对疫情等重大社会灾难时,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仍然能够保护个体情绪。本研究的启示是:要正确认识疫情,控制有关疫情信息的摄入量,避免疫情信息过载带来的替代性创伤。政府要通过媒体宣传帮助民众感知更多的公平公正,提升民众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保护民众在疫情期间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