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儿童是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那么,幼儿家长应当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防护呢?
一、保持积极应对
孩子对事物的反应常常来源于对成人的观察。家长既要做到正视疫情,给孩子示范科学有效的防护,又要镇静有序,避免过度反应。
二、维持正常作息
稳定的生活本身就有助于维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应当随时做出调整,找到适应当下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合理解释疫情
对孩子的疑问避而不答会让他们更加困惑不安,在孩子面前暴露太多超过他们认知和情绪承受力的信息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家长要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来解释必要的相关知识。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为疫情防控所做的努力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四、促进孩子情绪能力发展
利用游戏、绘画、亲子阅读等形式帮助孩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而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五、耐心陪伴和情感支持
年幼的孩子可能将焦虑、抑郁等表现为“闹脾气”或“黏人”,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更多的理解、接纳和积极关注。另外家长要注意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由此迁怒于孩子。
孩子在应激事件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有些是正常的,有些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当观察到明显与以往不同且影响正常生活的行为,例如特别怕黑、入睡困难、惊醒,频繁地无故哭闹,攻击行为大量增加,不能集中注意力等等,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作者:郝嘉佳 心理学部教师
来源:2020年2月12日 学习强国天津学习平台
链接:幼儿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