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2024年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5-03-20 08:44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学位授权点概况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源于1979年成立的心理学教研室。1986年获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993年至今是天津市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2021年入选天津市顶尖学科建设学科,2022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2022年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2024年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学位点培养方向

1. 基础心理学:研究个体一般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包括感知觉、意识、记忆、思维、情绪、人格等。具体为:

1)认知与学习:研究个体认知及行为背后之心智处理,包括思维、决定、推理等。

2)社会认知与决策:研究个体社会行为规律及其隐藏的内在心理机制。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情境中个体心理活动的学科。具体为:

1)实验儿童心理学: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儿童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2)认知发展与教育:研究个体认知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3)个性社会性发展:研究个体社会性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3. 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社会实际领域的应用。具体为:

1)临床心理学:将心理学应用到临床实践领域,解决相关心理健康问题。

2)应用社会心理学: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原则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3)应用认知心理学:把认知心理学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并取得有效结果。

(三)特色与优势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在2004年、2009年、2020年教育部基地评估中均获优秀),国民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建成国内一流的心理学实验室,装备有国际先进的大型脑功能成像设备和心理学仪器。

学科主办《心理与行为研究》,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连续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四)本年度立德树人和学位点建设主要成效

学位点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全面发展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突出、技能培养成效显著的成果。秉承学科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先生爱国、尊师、勤奋、认真的治学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学位点依托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突出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突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原创性,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学位点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

聚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坚持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培养路径,强化应用心理专业人才培养,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重视课程培育、竞赛打磨、项目孵化等教育体系,指导学生获第十一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等多种奖项。

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学位点建设的认知加工与心理健康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可以自主选派学生或教师到莱斯特大学、土尔库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科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博士、访学等工作。

(五)社会声誉和学科发展情况

2024年度,心理学科稳中有进,平稳发展,并取得一定突破。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排名第7(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与2023年排名保持一致。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位点建设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第4(获A+评级),相比2023年的第12名(A评级),有显著的提升。此外,学位点建设的应用心理专业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完善了包括学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术型硕士、学术型博士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

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34人。具体如下表: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年龄分布

学历结构

博士导师人数

硕士导师人数

25岁及以下

2635

3645

4659

60岁及以上

博士学位教师

硕士学位教师

正高级

15

0

0

3

11

1

15

0

12

15

副高级

17

0

2

14

1

0

17

0

0

17

中级

34

0

20

13

1

0

34

0

0

27

其他

0

0

0

0

0

0

0

0

0

0

总计

66

0

22

30

13

1

66

0

12

59

2024年度,学位点在高端人才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名、讲座学者1名,学位点依托单位,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有力提升了学位点师资队伍的影响力。

2.学科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学科方向带头人白学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学位点目前设置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学科方向。带头人如下表所示:

学科方向1

基础心理学

序号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类别

主要研究方向

简介

1

金花

正高级

博导

认知神经科学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高等学校学科领军人才,主持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40 余篇。

学科方向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序号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类别

主要研究方向

简介

1

白学军

正高级

博导

认知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组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等,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专利10余项,获5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

学科方向3

应用心理学

序号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类别

主要研究方向

简介

1

闫国利

正高级

博导

阅读心理学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访问学者。聚焦学生汉语阅读开展系列眼动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和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在JEPQJEP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Reading and Writing,《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阅读心理学》《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和《阅读发展心理学》等著作

3.其他师资情况

学位点在自有师资队伍基础上,邀请国内外高水平院校师资担任学位点特聘教授,其中Simon教授曾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Kevin教授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提名奖

(二)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上,学位点新立项各级各类项目34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14项,横向科研项目20项。纵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课题子课题3

科研奖励上,学位点教师发表的论文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行为和生理的证据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学术论文上,学位点突出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发表外文期刊数量显著增加。学位点共发表论文175篇,其中中文论文77篇,英文论文98篇。中文论文中,A类权威期刊8篇,CSSCI收录期刊论文34篇,其他论文33篇;英文论文中,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SSCI/SCI一区/二区论文31篇,SSCI/SCI三区/四区论文67

智库成果上,学位点强化科学研究的服务属性,积极将科学研究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结合起来,取得系列成果。学位点建设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入选天津市高端培育智库;学位点撰写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求职乱象、儿童绘本质量、校园欺凌、困境儿童、自杀等领域相关研究报告获教育部采纳1份、天津市政府采纳5份、其他厅局级部门采纳3份。

学术平台上,学位点建设的学术刊物《心理与行为研究》再次入选“2024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名单,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年度影响因子年报(2024)中获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入选首批青年学者友好期刊

(三)教学科研支撑

1.重点学科情况

学位点从1993年起至今,一直为天津市重点学科,2005年为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2007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和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学科,2021年入选天津市顶尖学科建设学科,2022年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并且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明显突破,进入A类学科行列。

2.科研平台情况

学位点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市眼动追踪跨学科国际联合眼动研究中心、天津市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实验室、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与智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为学位点发展提供重大科研支撑。

此外,学位点在建设过程中,依托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智库天津市心理健康科普基地等实践应用平台,为发挥学位点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支持。2024年度,学位点建设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天津市高端培育智库,为后续学位点在智库领域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3.课程建设情况

学位点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强化线上和线下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建设已有课程资源,并不断开拓新的课程资源。在前期建设的课程中,《儿童发展》课程先后入选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不同流派心理咨询技术在同一案例中的应用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并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基础心理学课》课程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名单和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心理学研究技术》课程入选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4年,学位点建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名单,为学位点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增加了力量。

4.教材建设情况

学位点教材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原创性,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努力。在前期的教材建设过程中,学位点建设的《实验心理学》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心理学基础》《眼动分析技术的基础与应用》入选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2024年,学位点在原有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出版新编教材或改版教材3部,其中《普通心理学》教材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

5.实践平台情况

科研创新实践: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研创新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实践基地:2024年,学位点一方面加强原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新增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天津市星童融合孤独症康复中心、天津市心心语儿童康复中心等3家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为学生教学实践搭建平台。

社会实践服务:突出天津师范大学风雨同心志愿服务团队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科普基地的公益性质,提升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四)研究生奖助情况

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度建设完善、执行严格,奖助类型丰富,各类资助水平较高,辐射学生比例较大。其中国家助学金硕士6000//博士15000//,覆盖面为100%;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三个等级分别为8000元、4000元、2000元,覆盖面约75%;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三个等级分别为15000元、10000元、8000元,覆盖面为100%,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30000元、硕士20000元,覆盖面约为2.5%

(五)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一是依托主题活动、重大节假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多个教育实践和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加强与中小学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建,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团辅等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强化日常管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持续培育新视野学术文化节品牌特色活动,广泛开展学部特色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学部达人挑战赛、趣味运动会、趣味排球赛等活动;鼓励青春学子投身强军伟业,1名女生参军入伍。三是强化实践教育,服务学生安全保障需求,做好分类引导和有效帮扶,多措并举帮助学生阳光健康成长;落实好三助一辅”“勤工助学工作,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2024年度,获评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级优秀学生干部1名、天津市级优秀学生3名、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心理育人)1项,天津市大中小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立项1项。

三、人才培养

(一)研究生招生、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学位点2024年招收博士生13人,全部为全日制招生;招生学术型硕士生54人,其中本科推免人数6

学位点2024年毕业博士研究16人,授予博士学位16人;毕业硕士研究65人,授予硕士学位65人。

(二)研究生就业基本状况

学位点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发展指标,积极推动学生就业,定期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发布相关就业信息,精准高效开展就业指导,对重点关注群体建立台账,落实一生一策。签署多方共建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学生就业见习。2024年度,博士就业率100%,主要就业单位为高等院校;硕士就业率86.15%

(三)研究生在学成果情况

2024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SSCI/SCEI/CSSCI收录论文62篇。

代表性论文如下:

序号

论文题目

1作者

发表期刊

发表年份

1

童年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偏好及脑结构基础

魏士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2

儿童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发展特点

储月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3

受欺凌对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暴力态度和共情的中介作用

孙琳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

4

一年级小学生汉语默读和朗读差异的眼动研究

贾宇晴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

5

Influence of Computer-Assisted Stroke Order Learning on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孙会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24

6

Problematic mobile gamers have attention bias toward game social information

郭雅雯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4

7

Attentional bias to social media stimuli ismoderated by fear of missing out among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rs

汪洋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2024

8

Attentional bias to social media stimuli is moderated by fear of missing out among problematic social media users

汪洋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2024

9

Decreased Resting-State Brain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Predicts Enlarged Representational Momentum.

金晓康

PSYCHOLOGY AND AGING

2024

10

Influence of stroke-order learning o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mo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孙会

SYSTEM

2024

(四)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024年度,学位点在持续强化《儿童发展》《不同流派心理咨询技术在同一案例中的应用》《基础心理学课》《心理学研究技术》等既有课程建设的同时,亦致力于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其中,《教育心理学》课程成功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名单,为学位点精品课程体系的构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研究生参加学术(实践)训练和交流情况

2024年度,学位点严格加强导师资格的审定工作,并强化对学术训练的参与度,督促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此外,学位点组织学生50余人次参加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八届学术大会、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报告,以此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六)学位论文质量

2024年度,学位点严格按照《天津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条例》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评审与答辩要求》等文件要求,经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外审、预答辩、答辩等多个环节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2024年,获得天津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天津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学位点博士学位论文外审一次通过率94%、学位论文重复率一次性通过率100%,抽检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数为0;硕士学位论文外审一次通过率96.9%、学位论文重复率一次性通过率96.9%、论文答辩一次通过率100%,抽检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数为0

(七)质量保证制度建设情况

学位点依托学校相关制度,根据学位点情况,制定《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评审与答辩要求》《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中期筛选及分流淘汰办法》《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2024年度,共淘汰博士生3人。

四、服务贡献

一是注重学科交叉,人工智能赋能心理健康。创新探索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建成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与智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健康产业升级。引进重大科研平台脑磁图(MEG),建设脑磁图实验室,为重大脑科学项目实施提供支撑。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进展。

二是开展黄大年精神科学家精神、学科治学精神的融合传承。学位点探索将心理学科传承的爱国、尊师、勤奋、认真的学科治学精神与黄大年精神、科学家精神融合传承,建成沈德立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学科创始人沈德立先生铸造铜像,面向全国同行、大中小学生、社会各界开放,共同传承黄大年精神、科学家精神、学科治学精神。先后制作《我们的大先生》之沈德立:人以德立”“黄大年团队: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等先进典型视频,在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学术年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发展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讲,受众规模超过5000人次。

三是深度参与制定京津冀首个基本民生保障领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学位点充分发挥心理学科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制定《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该《规范》是结合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的实际情况,考虑操作性和实用性因素,确定的主要内容。该《规范》是京津冀三地发布的首个基本民生保障领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标志着京津冀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是对丰富拓展救助保护内容和方式,推进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新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建设的积极探索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

是加强学术交流。先后主办或承办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第四届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发展论坛、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等8场高水平学术会议,举办首届京津冀高校心理学课程青年任课教师培训班、全国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暨《社会心理学》任课教师培训班、全国眼动追踪技术高级培训班等各类培训近10次。鼓励支持教师学生申报留学基金委等项目,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深造。

五是注重成果转化,开展社会服务。积极发挥基础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天津市高端培育智库,为更好发挥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提供支持。受天津市总工会委托,开通运行天津市职工心理服务热线;组织编写眼动研究方法论丛,为全国眼动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学科带头人作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华北和东北片区的心理健康工作,启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工作等。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学科交叉融合不足,未能有效整合教育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资源,限制复合型人才培养。

2)师资结构与科研创新能力待优化,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不足,青年教师国际视野和科研经验需提升。

3)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应用型研究成果较少,对地方社会需求的响应不足。

4)社会服务与影响力需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辐射范围较小,未能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服务地方需求

(二)整改措施

1推进学科交叉:建立心理学+人工智能”“心理学+教育政策等跨学科课程模块,培养复合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创新引进与培育并重: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领军人才,同时设立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

3聚焦应用型研究:鼓励团队申报心理健康服务、教育政策评估等横向课题,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4提升社会服务与学科影响力依托省部共建系统创新中心,整合京津冀资源,提升社会影响力。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