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正文
[成果]心理学部刘希平教授课题组发表的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2023-01-06 11:18  

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刘希平教授(通讯作者)和博士生李燕(第一作者)等共同撰写的论文“Who did I lie to that day? Deception impairs memory in daily life”于2022年1月在SSCI期刊Psychological Research-Psychologische Forschung上发表。截至目前,该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欺骗对人的记忆是否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所谓欺骗是指个体采用言语或者非言语的方式,故意误导他人,以获得利益或者避免损失的行为。以往的研究多采用模拟犯罪范式发现,欺骗会使欺骗者产生更多的遗忘或者是错误记忆。

但是前人研究忽视了被试欺骗的主动性,降低了研究的生态效度。前人研究多采用随机分配被试到诚实组或者欺骗组,这种被试分配方法虽然有利于控制被试的组间差异,但是也明显与欺骗的定义不符。此外,以往的研究多采用模拟犯罪的范式,这种范式中的任务和欺骗行为与日常生活也相去甚远。

为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将欺骗损害记忆的研究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本研究采用了自愿欺骗以及日常生活范式,对被试欺骗后的记忆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考察。研究要求被试完成模拟购物任务,并在随后的访谈中对自己的购物清单报告时对提问者撒谎。另外,在访谈之前,所有被试自愿选择是否进行欺骗,选择欺骗的被试将得到额外的六元钱实验报酬。访谈结束两天之后,进行了记忆测验。结果发现,欺骗组被试对访谈中的欺骗内容产生了更多的遗忘和错误记忆。他们不仅忘记了自己在哪些项目上撒了谎,甚至以为自己在没有撒谎的项目上也撒了谎。同时,他们也记不清楚自己在哪些项目上对谁撒了谎。

研究揭示出,一旦撒谎,欺骗者在记忆的内容和欺骗对象上都会出现记忆的错误。这提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轻松的生活方式是实事求是,诚实做人。

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26-021-01619-x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